12
2023
-
10
明明资源垄断全球,却又处处受人掣肘,中国钨为何处于尴尬地位?
来源: 网络
发布时间:2023-10-12 14:23
因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,我国范围内有着大量的钨矿,以及庞大的钨储备,而海外各大强国对于这一战略资源也有着极大的需求,不过因自身资源匮乏,他们不得不向我国进口,以此来维系其国内行业运转。
然而即便我国钨于国际上有着近乎垄断的资源优势,但在各国眼中却无法做到“举足轻重”,仍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,这是为何?
对此我们有必要简单的认识一下钨。
因此,钨时常被用于制造灯丝等日用产品,但同时钨也是当代高科技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,特殊合金、电子光学材料等,均需用到一定量的钨,而在通讯技术、光学器材、机械加工、国防军事、航空航天等领域中,钨也被广泛应用着。
“得钨者得天下”,在高端制造行业中,钨稀缺且不可代替,甚至富有战略意义。
事实上,钨很早便在军事领域展露峥嵘。
早在二战时期,各大参战国都会在穿甲弹中加入钨,当时出名的虎式坦克,在穿甲弹芯中加入了碳化钨,使得其硬度、密度、存速能力得到提升。
在如今,炮弹、大口径枪管、航母等军备都离不开钨的参与,可以说若一个国家没有钨,那么其各行业的发展都会受到遏制。
而是这么重要的战略资源,我国有很多,这种多不仅仅是多一点,更是一种“碾压”。
而事实上,我国的钨很多都出口量,这或许有人会想,既然钨有这么高的战略价值,我国又具备如此庞大的资源,为何要对外出口,应用到国家各大领域,强大自身实力不是更好吗?
其实并非我国不想,而是没有与之匹配的技术。
早年在美国的带领下,欧美各国对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技术封锁,我国的科技发展也因此受到钳制,在钨的应用和开发上,并没有获得更高领域的技术资料,无奈之下只能将其应用中低端产业上。
坐拥“金山”却用不完的时候,如何让钨发挥更大的价值?自然是卖给别人!
于是,我国开始进行钨的对外出口,然而这时却有一个严峻问题——技术缺乏。
因技术的缺乏,我们无法生产高科技成品售卖他国,只能在原钨矿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加工或是精加工,转而售卖他国。
虽然简单的粗加工,只需随意处理即可出手,但相对的卖得便宜;精加工虽然能卖出较高的价格,但费时费力,此前我国出口的钨,粗加工产品居多,精加工产品较少,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,因此利润也差了许多。
面对这一问题,可能有人会想,反正我们有着近乎垄断的优势,为何不提升原材的价值,将钨卖贵一些,或者干脆不卖以此卡住他国“命脉”?
这么做并非不行,但亏损的却仍是我们自己,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,我国将原材价格提升,那么他国生产的中高端成品的价格也会随之上涨,甚至会以更高的价格来反制我国原材涨价的行为,对此我们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购买他国高端成品,因为没有技术。
而当消费者明知商家不会涨价的情况下,自然不会予以过多重视,这也导致了我国钨在国际有着近乎垄断的资源优势,却处于不被他国重视的尴尬地位。
当然、这一问题并非没有解决方法。
我国只需降低粗加工产品出口量,提升精加工产品出口量能有效改善当下情况,若是能进行原材到终端制成品整条产业链的垄断更好不过了。
好比、我国若是有德日两国在机械方面的工艺,那么能制成更优质的产品,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那么这时切断对他国提供的钨,对方在没有原材的情况下,空有技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之后行业的定价权将很有可能掌握在我国手中,我国工业也会得到他国更多的重视。
而当下我们也有这方面的意图,这点在2012年至2016年,我国碳化物、钨丝出口量下降、钨合金一类的产品出口量提升中能看出,这一切无不表明我们已经着手对于钨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优化,提升钨的国际竞争力。
2019年我国更是向各国宣布关于钨矿、稀土等重要资源将在今后限制总量的通知,通知中表明,国家将对这类战略资源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,任何组织、个人、单位都不能超计划的进行生产。
这是我国对于钨业发展做出的铺垫,只有控制出口产品质量,对外输出数量,加强对内资源掌控,这样我国才能腾出手来,对钨进行深层次研究。
而想必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我国科技不断的弯道超车,必然会研制出相关技术,将钨应用于更加高端的领域,加之我国庞大的钨储量,日后定能做到对整条产业链的控制,以此卡住欧美各国命运的“脖颈”,届时钨业,将由我们说了算!
关键词: